2023-02-28 12:13:18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
阜新华图 阜新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备考文章:2023阜新事业单位公基备考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。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阜新华图招聘频道(http://fuxin.huatu.com/)或关注 阜新华图微信公众号(fuxinhuatu),阜新华图咨询电话:0418-6609960。
一般性辩论
(2020年9月22日)
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,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。(首次提出)
碳达峰,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,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。碳中和,则是指通过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,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。
四大倡议:面对疫情,我们要践行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。面对疫情,我们要加强团结、同舟共济。面对疫情,我们要制定全面和常态化防控措施。面对疫情,我们要关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。
气候雄心峰会
(2020年12月12日)
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,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。(首次提出)
碳达峰,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,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。碳中和,则是指通过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,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。
四大倡议:面对疫情,我们要践行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。面对疫情,我们要加强团结、同舟共济。面对疫情,我们要制定全面和常态化防控措施。面对疫情,我们要关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。
领导人气候峰会
(2021年4月22日)
提出中国方案——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。(首次提出)
“六个坚持”—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坚持绿色发展,坚持系统治理,坚持以人为本,坚持多边主义,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。
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,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,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、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。中方将在今年10月承办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,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,支持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。
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、原因与危害
气候变暖
人为原因:人口剧增因素;大气环境污染因素;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;森林资源锐减因素。
自然原因:火山活动;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。
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、海平面上升、气候反常、海洋风暴增多、土地干旱、沙漠化面积增多,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,还威胁人类的生存。
酸雨
人为原因:工矿企业废气排放:汽车尾气排放;家庭炉灶燃烧煤、天然气;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酸性气体排放等。
自然原因:火山喷发,地震等自然灾害。
酸雨能使土壤酸化,当酸性雨水降到地面而得不到中和时,就会使土壤酸化。
酸雨还能使河流、湖泊酸化,影响鱼类的繁殖和生长,水质的酸化还能引起水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。
同时,酸雨还会严重地腐蚀建筑物、机器、桥梁、名胜古迹和艺术品等。
臭氧层破坏
自然原因:由于臭氧是在自然因子下产生的,所以它受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和大气环流的影响。
人为原因: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破坏,如氟氯烃化合物、卤化烷化合物、一氧化二氮、氨和一氧化碳均可破坏臭氧。
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,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、皮肤癌、传染疾病。
50%以上的陆生植物产量会急剧下降;森林草地衰退,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。
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,可能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。
朱元璋之后,棉衣、棉裤、棉被等一切棉花制品才正式广泛地出现在了百姓的家中。
【试题演练】
1.(单选)中国力争于( )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、( )前实现碳中和,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,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。
A. 2025年 2050年
B. 2035年 2050年
C. 2030年 2060年
D. 2050年 2060年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。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,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。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
(编辑:阜新华图01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
下一篇:没有了